新聞稿
「海洋政策綱領」--跨越東沙,前進南極
1999-12-21
建國黨總統參選人鄭邦鎮今日提出「海洋政策綱領」,以「跨越東沙,前進南極」為基調,結合科學、國防及國家經濟、財政,發展未來台灣海洋國家之榮景,創造全民之福祉。
鄭邦鎮表示,西方人在500年前即開始從事南極海上探險,在100多年前即已登上南極大陸,早年包括遠自北極圈的內的俄羅斯、瑞典與挪威等國家,都有國家很活耀的南極活動,前者在180年前領先發現南極大陸,而挪威之現在人口才434萬,卻一直有傑出的表現,海岸線極短的比利時也剛在去年完成其南極探險100週年慶。
鄭邦鎮說,在登上南極大陸後,陸續展開的南極科學研究活動促使人們從遠洋海上探險跨入太空險—其中南極高空大氣研究導致的人造衛星發射到進而登月成功至今,已屆滿30週年。從對海洋的探索,到外太空的發展,無不刺激人類對週遭環境的探索、認識與科學的研究,進而促進國家發展的動力啟動,不僅增進自己國家國民的福祉,同時全世界也享受到這項共有的資源。
現今,許多國家更重視海洋及南極科學的研究,有的擁有1個以上的研究基地,如貧窮的第三世界國家「巴基斯坦」有一個全年站及一個夏日站;智利則有4個全年站及7個夏日站……等,即使連南韓也有超過10年的歷史並計劃增設基地,台灣更沒有理由不在南極有一席之地。
台灣四面環海,是個十足的海洋國家,對於海洋更需要了解,進一步「前進南極」。以下是鄭邦鎮的「海洋政策綱領」--跨越東沙,前進南極:
一、
制定「國家海洋及南極政策」及相關「南極法令」。
二、
成立「國家海洋及南極事務主管機構」
三、
研擬「海洋及南極科學研究計劃」
四、
設立「國家海洋及南極科學研究院」
五、
選派科學家,開始進行「國際合作」(使用他國的研究基地)之南極科學研究。
六、
將高雄定位為台灣之「海洋及南極的資訊與教育中心」、「南極活動的前進基地」
七、
在高雄市興建一處兼具人文科學與自然科學並重的「台灣南極中心」(Taiwan
Antarctic Visitor Center)。
八、
在南極大陸設立台灣科學研究基地。
九、
高雄港發展為台灣的南極科學研究船與南極研究基地的後勤支援船隊之母港。